誠源要聞
紡織印染行業是眾所周知的污染大戶,但改變也正在發生,在政府、市場與環保組織多方努力下,中國紡織版圖上的綠色正一點一點地增加。
張良軍走到公司的污水處理儀器前,擰開水龍頭接了一瓶“污水”,一口喝掉大半,然后掉頭對記者說:“你要不要試試?這水在處理后跟蒸餾水差不多。”他是佛山一家紡織企業的董事長助理。很難想象,如所有的紡織企業都將排放的污水處理至可以飲用的標準,中國東南部的河流將會是怎樣的一番光景。
目前中國是全球紡織業最大的制造中心。2010年中國紡織業的纖維加工總量為4130萬噸,占世界總量的52~54%。然而,紡織業大量排放卻污染了河流、湖泊、天空、海洋,甚至土壤和地下水。《中國環境統計年報》(2010)顯示,紡織行業在中國39個主要工業的COD(一種表示水質污染度的重要指標)排放量排名第4,總廢水排放量排名第3,當年有25億噸的紡織廢水流入江河。
不要以為污染只是無良企業的惡行,即便是污水凈化系統完善的紡織廠也在一定程度上污染環境。張良軍說,他供職的紡織廠,污水要經過兩輪處理,在首輪處理之后,污水的COD值在40~60毫克/升之間,然后將污水一分為二,近6成的污水會經反滲透處理后進入水循環體系,COD值降至10毫克/升以下,達到飲用水標準,而余下4成則排放到河涌里。
為何不把所有的污水處理至可以飲用的標準?張良軍坦言,企業需要考慮成本問題。“國家的COD排放標準是100毫克/升,我們已經完全達標了,為什么要多掏這些錢呢?反滲透處理的成本很高,每噸要花1.3元。我們每天排放2.5萬噸的廢水,你可以算一算成本。”
目前,國內不少紡織企業已經擁有成熟的環保工藝,它們正在社會責任與企業利潤的夾縫中謹慎前行。但正如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所說,盡管中國的紡織業正面臨種種困難,但這個污染行業的清污已經“不能再等了”。
上一篇:中國水問題:缺水與水質惡化
下一篇:節能減排加快企業創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