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新聞
積極推動水污染防治區域協調機制
南方都市報:關于水污染防治區域協調問題,目前執行情況怎么樣,下一步將采取什么措施?
張波:積極推動水污染防治區域協調機制,比如說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、長江經濟帶等區域已建立了相關協作機制。成立協作機制主要是提供一個平臺,解決一些跨行政轄區的水污染防治問題。目前任務還比較艱巨,關鍵是要把條塊的角色科學定位清楚,責任明晰,同時協調督辦還要權威、高效,怎么樣達到這樣一種要求,我們正在努力,各地也很努力,我想一定會不斷地取得新的積極進展,
牢固樹立流域環境承載力的理念
法制日報:現在大氣污染形勢嚴峻,有一種觀點認為水污染形勢也很嚴峻,您怎么看?2006年左右,環境保護部曾經搞過一次大江大河化工企業的調查,現在是什么情況?《水污染防治法》修改到了什么程度?
張波:你剛才問了一個我也很關心的問題,大家都關心大氣污染防治,別把水污染防治給忘了。從世界各國,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的經歷來看,流域污染治理更難,所以對水污染防治應高度重視,黨中央、國務院一直對水污染防治高度重視,《水十條》就是重要措施之一。
關于大江大河沿岸化工企業布局問題,其背后首先是個理念問題,一定要牢固樹立流域環境承載力的理念,要把思想統一到“共抓大保護、不搞大開發”、“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”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。現在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現企業布局亂、生態破壞比較嚴重等問題,根子上還是沒有真正確立起環境承載力的概念。流域環境承載力不同,有的地方特別敏感,比如說江邊河邊、重要河湖濕地等都是有很高生態價值的區域,這都是各地區的寶貝,應該劃定紅線保護起來。如果沒有這樣的認識,就會覺得濕地不就是一些水草嗎,填掉以后造出地來搞工業區、城市建成區,還可以多賣錢呢。所以理念是第一位的,我們一定要把理念統一到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,統一到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上來。
第二,劃定和嚴守生態紅線。各地要按照有關規定,把高生態價值區域、非常敏感的地方劃定紅線,依法打擊生態破壞行為。圍湖造地、屯墾活動是現在中央環保督察的重點之一。另外,部分江河上游一些地方一味迎合高耗水需求,建了太多的水庫和水電設施,下游的生態流量難以保障,一些重要河湖生態水位都沒有辦法保障。比如京津冀去年汛期做了一個調查,有衛星影像的333條河流中227條是斷流的,不是老天爺不下雨,而是下了雨后被層層截留了。各地豐水也好,缺水也好,一定要確保一定比例的水資源用于生態保護需求,也就是保障生態流量,只有這樣,河湖濕地的水生動植物才能夠生存,才能保證環境自凈能力維持在一定水平。如果不注意這些方面,肆意地破壞流域生態環境,環境承載力就會持續下降。藍藻水華等這些問題都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,所以劃定和嚴守生態紅線是非常重要的。
下一步,我們在制訂規劃時會重點考慮這些方面,再就是執法方面會作為重點,對水生態破壞的問題追究責任。
《水污染防治法》已經全國人大一審了,全國人大6月份還要進行二審,這個期間也是進一步融合各方面意見,進行完善的一個階段。
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一定要堅持因地制宜,分類指導
鳳凰網:我想問關于農村污水治理的問題,城市管網包括污水處理還是比較完備的,農村有一個普遍問題,就是污水怎么排的問題,整體的污染還是比較嚴重的,這方面有什么樣的措施?南水北調過程中怎么樣防治水污染?
張波:這還是兩個問題。一個是農村的污水處理一定要防止“一刀切”,不要簡單地把工業、城市的污染治理模式搬到農村去。實際上農村更多的還是要因地制宜,分類指導。有一些農村已經變成小鎮了,比較發達,甚至就在城中村,就在城市旁邊,可以采用城市污水集中處理一樣的模式來做。有一些地方人口比較多,甚至鄉村旅游還比較發達,也可以考慮用這一類模式來進行治理。還有一些地方交通也不方便,人也不多,都出去打工了,這類村莊一定要因地制宜,分類指導。農村污水中的人糞尿是很好的有機物,如果把這些剝離開來,剩下的污水一般很難形成徑流,如果形成徑流我們用人工濕地的辦法也可以解決。我最近在湖北的梁子湖調研,看到當地一個很好的經驗,村子里有個一千多平方米的塘子,地方叫“當家塘”,里面種了很多水草,密度比較大。老百姓在塘里洗洗涮涮,不斷有污染物進去,也沒有特別的治理措施,但是因為有那么多水生植物在里面,所以它的自凈能力很強,我目測透明度應該在1.5米左右。把農村人糞尿分開來,單純其他方面的廢水,可以用這樣很簡單的方式來進行處理。總之,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一定要堅持因地制宜,分類指導。
南水北調調水都是專用的渠道,兩邊又有防護區。你說的問題可能還是出現在源頭,比如說丹江口水庫面源污染怎么防治,當地一些行業怎么樣進行規范,這也跟其他的河湖一樣,防治面源污染、城鎮污染,這方面有一個有益的經驗,叫環水有機農業,效果還是不錯的。基層有一些好的經驗我們要注意總結。
水污染防治問題核心還是要在循環利用上做文章
光明日報:關于污水治理,城鎮和農村的重點和難點有所不同,您覺得重點和難點分別是什么,是否能夠做到平衡呢?
張波:無論城市和農村,水污染防治問題核心還是要在“用”字上做文章,如果不在循環利用上做文章,僅僅在末端治理上下功夫,往往是事倍功半。年齡大一點的同志可能有印象,過去城市都是有挖大糞的,那時候城市糞尿要送到農村去使用,現在進了污水管網、污水處理廠,處理完后再排放;污泥養分比較多,但是擔心有重金屬,多數不能進入農田耕地,實際上是把人的廢棄物、農業利用之間的循環鏈條打斷了。水也是這樣的,處理過的水透明度比較高,完全可用于綠化。但是由于污水處理廠比較大,幾十萬噸甚至上百萬噸的日處理能力,水處理之后回用比較困難。污水處理廠建設還是要適度分散一點,要考慮再生水的循環利用,如果把這篇文章做好了,也許就不需要那么多的遠距離調水,不需要上那么多工程。
做好這項工作,水的綜合價格一定要提高到適當位置。一些地方擔心會不會影響低收入老百姓的生活,只要采取適當措施是不會的。低收入百姓用水量都不是太多,在一定的規模以內,水價可以保持穩定。關鍵是對高耗水行業,一定要把水價漲到相應程度,用價格遏制高耗水行業發展,激發再生水循環利用市場,保障生態流量落到實處。
城市水污染防治涉及方方面面,只要方向正確了,一步一步往前推,前途一定是寬廣的。
原標題:環境保護部例行新聞發布會記者問答實錄
(來源:環保部)